江南大学坐落于太湖之滨、长三角经济区几何中心江苏无锡,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现有理、工、农、医、文、法、经济、管理、教育、艺术、交叉等11个学科门类。建有9个博士后流动站,1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类别,3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2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科学发展前沿,着力构建“大健康-大交叉”学科布局和平台建设,以食品为主要支撑的农学学科跻身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拥有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粮食发酵与食品生物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学科交叉中心等若干国家级科研平台、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产学研基地,为科研创新提供强大支撑。
本学科重点围绕食品营养与健康科学、食品加工与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食品安全与系统防控三大板块,开展和AI、感知科学、机械装备、公共卫生、合成生物、化学工程等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
杰出人才应为拥有良好学术声誉与学术领导能力、研究领域处于世界学术前沿、具有世界一流学术水平的专家学者和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战略人才;或所从事学科、专业领域内的学术大师等。身体健康,能很好地履行约定的工作职责。
领军人才一般应取得博士学位,在高校、科研机构或企业研发机构有正式教学或科研职位,具有本学科扎实的专业相关知识、深厚的学术造诣、前瞻的学术视野。近五年,在本学科、专业领域已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其学术成就、贡献与影响力在人才群体中获得过国家层面肯定,还可以作为核心人物凝聚一支结构符合常理、素质过硬、攻关能力强的教学科研队伍。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青年拔尖人才一般应取得博士学位,在高校、科研机构或企业研发机构有正式教学或科研职位。在所从事学科、专业领域内崭露头角,已获得较高学术成就或同行专家公认的科研成果,具有创新发展的潜在能力和一定社会影响力的青年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1. 高校、科研院所正高级专业方面技术职务人员,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副高级及以下专业方面技术职务人员,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7周岁;近五年业绩应高于我校同学科相应岗位平均水平。
2. 高校、科研院所博士、博士后,研究成果较为突出,且在所从事学科、相关领域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年龄一般不超过37周岁。
根据应聘者的学术水平与发展潜能,学校为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及青年拔尖人才提供优厚薪资待遇,具体一人一议;同时在条件建设经费、购房补贴与安家费、科研平台搭建、研究团队人员引进等方面提供对应的政策与待遇。重点支持食品计算、食品感知、食品生物合成等跨学科领域的拔尖人才(已获国家层面支持),以单独PI形式引进,并给予团队组建支持。
1. 优先推荐申报江苏省“双创计划”“江苏特聘教授”等省级人才项目,如入选,省财政给予相应的经费资助。
2. 优先推荐申报无锡市“太湖人才计划”,如入选,无锡市给予10-1000万元的项目经费资助。
3. 根据无锡市《关于更大力度支持优秀青年人才来锡发展的十项措施》《“太湖人才计划”人才分类认定实施办法》《“太湖人才计划”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实施办法》《无锡市高层次人才宜居保障实施办法》,合乎条件者,可申请相关补贴。
1. 对全职引进至蠡湖校区、东氿校区和霞客湾校区的人才,合乎条件者,可按学校规定纳入相应事业编制。以校聘二类(人事代理)引进的,后续达到学校进编要求,且符合上级规定的进编条件,可办理进编手续。
2. 对全职引进至蠡湖校区的人才,合乎条件者,可申请蠡湖校区周转房。对全职引进至东氿和霞客湾校区的人才,合乎条件者,可申请对应租购房补贴。
为深入探讨未来食品在大食物观框架下的创新发展机遇与挑战,促进产学研用各界的交流合作,由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技术创新中心(动物替代蛋白)及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Journal of Future Foods》杂志主办,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四川旅游学院烹饪与食品科学工程学院、西南民族大学药学与食品学院、四川轻化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成都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成都医学院检验医学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四川大学农产品加工研究院、西昌学院农业科学学院、宿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联合大学保健食品功能检测中心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大食物观·未来食品科学技术创新国际研讨会”即将于2025年5月24-25日在中国 四川 成都召开。
为进一步深入探讨食品产业在当前复杂多变环境下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路径,并着重关注食品科学、营养安全保障的基础研究与关键研发技术,贯彻落实“大食物观”和“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和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在成功召开前十一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和五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及二十余次食品专题研讨会的基础上,将与国际谷物科技协会(ICC)、湖南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湘潭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农业大学长沙现代食品创新研究院共同举办的“第十二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即将于2025年8月9-10日在中国 湖南 长沙召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10年反转!“五道杠神童”VS“不屑弟”,一个跌下神坛,一个逆袭哈佛,韩剧都不敢这么拍
直播预告!怎么样开展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案例来了 中国教师报课改中国行(英语)公益教研会·莆田站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